[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失去中国这个大买家后,美国大豆陷入出口困局。特朗普政府一边忙着筹备农业救助计划,一边马不停蹄奔走全球寻找新买家。
据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报道,除了中国,美国大豆的主要买方包括墨西哥、欧盟、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如今中国订单转向巴西、阿根廷,美国正在敦促非洲和亚洲各国增加购买量,特朗普的团队甚至向印度等未经考验的市场推进。
“作为我们贸易谈判的一部分,我们正在呼吁世界各地的所有大豆客户,”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6日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也准备好制定非常有力的政策支持农民”。
同日,印度复合牲畜饲料制造商协会(CLFMA)主席古拉蒂(Divya Kumar Gulati)表示,CLFMA代表团最近访问了美国的农场,发现美国农民“亏损严重”。而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可能会为从美国进口用于动物饲料的大豆打开大门。
古拉蒂说:“美国农民正在亏损,亏很多钱,因为中国已经停止购买。所以他们目前处于绝望的境地,他们需要在某个地方销售。”
为推动大豆出口,美国大豆主产区已主动“出击”。上个月,严重依赖大豆种植的爱荷华州,由共和党州长雷诺兹(Kim Reynolds)率领一个包括爱荷华州农业部长迈克・奈格以及该州农业和商业领袖在内的代表团前往印度。为期八天的访问,旨在深化伙伴关系,帮助增加美国大豆的销售。
报道指出,特朗普的贸易团队希望印度全面向美国产品开放农业市场。但这一要求对印度总理莫迪及执政党印度人民党而言,无疑是道“政治难题”——印度农民是关键选民群体,贸然让步极可能引发国内民意反弹,政治敏感性显著。

美国农场大豆 IC photo
在争取印度的同时,美国也在其他地区“广撒网”。据报道,近期,南亚国家孟加拉国为了取悦特朗普,增加了对美国大豆的进口。自2025年初以来,这个印度的邻国已从美国进口了超40万吨的大豆;今年6月,越南与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承诺购买超过14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和小麦;8月,美国大豆协会的一个代表团访问了尼日利亚,以推广大豆在鱼饲料中的使用。
10月7日,加拿大总理卡尼将到访白宫与特朗普会面。报道称,虽一直是美国大豆的稳定买家,但采购量相对有限,外界普遍预计特朗普会借此次会面施压,推动加拿大增加大豆购买量。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也表示,两位领导人会面时,贸易将是首要议程。
不过,这些新的市场拓展行动难以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国占美国大豆出口的40%以上。上周,特朗普表示,他将在本月晚些时候与中方讨论这个问题,并承诺用美国通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关税所筹集的资金来帮助美国农民。特朗普政府也在考虑一项数十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以支持陷入困境的农民。
美媒《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特朗普及其团队正考虑将关税收入作为援助资金的主要来源,且援助资金或于未来数月内开始发放。一名政府高级官员还称,相关讨论主要围绕100亿至140亿美元的援助规模展开,这笔资金大概率将用于帮扶大豆种植户及农业经济领域的其他群体。
该官员表示,目前相关商议仍在进行中,尚未达成任何最终定论。他还强调,如果中美达成大豆采购协议,特朗普对农民援助计划的考量可能会发生变化。
但对美国大豆行业而言,政府救助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Caleb Ragland)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政府的付款和计划永远无法让农民的底线完整。它往往只是一个伤口上的创可贴”。
早在上个月发布的一声明中,拉格兰就曾呼吁特朗普政府“优先确保与中国立即达成大豆协议”。
“美国农民不能再等待和希望了。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在取代美国在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市场中的地位,而农业经济正在遭受损失。”拉格兰说。
(责任编辑:李龙基)
军事专家张学峰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无人僚机可充当有人机的替身从而迷惑对手,对打击目标进行探测,甚至电子干扰。...[详细]
《标识办法》重点解决哪些是生成的谁生成的从哪里生成的等问题,推动由生成到传播各环节的全流程安全管理,力争打造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详细]
8月27日,云南慧申律师事务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杨某确在该律所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居家办公。...[详细]
渐渐地,索要的材料从简单信息变成了具体实验数据、机密科研资料。...[详细]
二、问:请问制定《标识办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答:一是细化已有规定。...[详细]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僅滿足美國 7% 晶片需求,法規與官僚影響發展速度
美国国防官员此前估计,此举可能耗资数亿美元。...[详细]
阅兵高清大图来了一起欣赏...[详细]
来源:新华社点击进入专题: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详细]河北省保定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市场监管+头部平台”合作服务新模式
有报道称,最高法院可能会受理这一案件,并可能在2026年夏天做出裁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