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末病患為何暴瘦,無論怎麼補充營養也無法挽回流失體重?這種現象過去歸咎於食慾不振或腫瘤消耗大量養分,但《Cell》最新研究揭示:可能是肝臟釋放的激素所致。「肝激素」(hepatokine)會引發患者新陳代謝失控,造成肌肉與脂肪不斷分解,也就是所謂「癌症惡病體質」(cancer cachexia)。團隊不只鑑定出有害激素,還指出或為將來抗癌新標靶。
首先以動物實驗出發,基因分析罹癌小鼠的肝臟組織,系統性篩出可能與惡病體質有關的基因。初步篩選分析後,團隊聚焦可能與癌症惡病體質有關的肝激素(LBP、ITIH3、IGFBP1 等)。這些激素在肝臟表現上調後會進入血液循環,改變其他器官代謝狀態,成為癌症對全身發動「代謝風暴」的關鍵訊號。
這些肝激素會直接刺激肌肉細胞與脂肪細胞,導致蛋白質與脂肪大量分解。實驗時只要將這些激素注入健康小鼠身體,幾天後就觀察到肌肉量減少、脂肪囤積消退等明顯變化。因此,當肝臟在腫瘤壓力下分泌大量肝激素後,會使癌鼠「分解代謝」(catabolism)加速,不斷消耗本應儲存的能量,最終導致體重驟降、體力不支。
分析癌症病人血液樣本,發現肝激素濃度與病患體重下降幅度有明顯相關性。近兩百位胰臟癌、消化道癌與肺癌患者有明顯消瘦症狀者,血液肝激素濃度遠高於體重穩定者。結果不僅有臨床明確證據,也顯示肝激素或可為癌症惡病體質的預測值,以及診斷與追蹤治療效果的新指標。
找出惡病體質關鍵推手後,團隊自然希望「逆轉劣勢」。肝臟 REV-ERBα 蛋白是調控這些肝激素的關鍵,於是嘗試用基因編輯強化肝臟 REV-ERBα 活性,成功抑制 LBP、ITIH3 等多種加速組織消耗的肝激素,真的減緩罹癌小鼠體重下降,並保留肌肉與脂肪組織。
此突破性發現首度證實,肝臟可能是改善癌症惡病體質的標的,並找尋發展輔助療法的新方向。德國慕尼黑亥姆霍茲糖尿病與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for Diabetes and Cancer)不僅揭發肝激素在癌症惡病體質擔任破壞角色,更找出其如何侵蝕病患身體。比起單純壓制腫瘤,將來癌症治療應正視惡病體質的破壞力,幫助癌症病患活得更久更好。
(首圖來源:Image by Freepik)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责任编辑:郭燕)
午后触底反弹,沪指收于4000.14点:农行市值突破3万亿元
蓝汛、网宿、帝联、世纪互联四家主流的CDN服务商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详细]
吴欣鸿对雷帝网表示,厦门当地政府对美图及对整个互联网产业非常支持。...[详细]
其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建议同时和一些核心的重要股东进行沟通,因为到最后还是需要这些股东签字才能进行(股权转让)。...[详细]捲台積電 2 奈米洩密案!東京威力科創首發聲:已開除涉案員工
对融资市场过于乐观的李进团队,也正是在2016年年末因资金链断裂,正式宣布破产。...[详细]
据新片场集团2016年年报披露,目前,新片场社区共有创作人达40万,原创作品在160万部。...[详细]
除了洋河之外,古井贡酒宣布投资3000万元打造“佰色/BESE”预调酒;茅台推出“悠蜜”蓝莓果酒,并称将在三年内实现10亿~15亿元的销售额;五粮液...[详细]
另外,碎片化学习还催生了另外两种流行的学习模式,一是跨界王式学习,比如:文科生敢于充当理工科专家,大谈人工智能的技术实现,以跨界为荣,嘲笑学术界的保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