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11月19日刊文称,瑞士《前沿》杂志首席执行官弗雷德·芬特尔认为,中国在科研产出和某些前沿领域正超越美国,硅谷和美国顶尖大学在塑造科学未来方面的主导地位可能正在终结。《前沿》杂志是全球领先学术出版商之一。
芬特近期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根据全球最大互联研究数据库Digital Science的数据,2024年中国研究人员发表了110万篇论文,美国为88万篇,中美科研产出差距正在扩大。”
他提到,尽管美国传统上被视为医学研究领导者,但近期的出版趋势显示不同景象。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在医学领域论文占比达40%,2024年进一步升至略超50%。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国已是全球领导者,占该领域论文约35%,且影响力显著。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是科学出版和产出的领导者,”芬特称,“专利等其他指标进一步表明,中国不仅在数量上,还在高质量科研产出上超越了美国。”
芬特提到,中国的科学崛起正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尤其是越南。他说:“我们最近会见了越南代表团,他们有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大幅增加研发投资,希望复制中国过去15到20年所获得的成果。”
弗雷德·芬特尔近期接受采访 CGTN2019年8月,越南计划投资部公布《第四次工业革命国家战略草案》,提出拟于2025年以前成立5家市值1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到2030年增至10家。
据该草案,到2025年,用于研发的社会总投资额预计占GDP的1.5%,届时在工业领域优先发展产业的专利数量方面,越南将跻身全球前30强。
但据越通社去年1月报道,当前,越南企业创新时仍面临诸多障碍。报道指出,2023年,越南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有0.43%,远低于中国以及东南亚邻国。75%的受访企业表示,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开放式创新的作用,导致其实现动机不明确。
位于胡志明市的一家实验室 越南媒体报道称,中国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关键未来技术领域。
作为世界经济论坛的合作伙伴,《前沿》杂志利用其出版数据协助遴选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包括人工智能(AI)、纳米技术和工程化活体疗法,这些领域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变得关键。中国在绿色固氮、下一代核能和生成式水印技术三项技术中贡献显著。
芬特举例称,中南大学教授李海龙和杨泽群在绿色固氮研究中为全球农业提供更清洁路径;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田文喜研究则推动核技术进步,重塑原子能在低碳未来中的角色。
《南华早报》还提到,中国在生成式水印技术上投入巨资,通过在AI内容中嵌入不可见标记以追踪来源,增强AI系统的数字信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和出版商推出自己的期刊和平台,芬特将这一过程描述为自然而然的演变。他表示:“中国作为国际科学领导者地位的巩固,自然会建设支持其日益增长的科研产出所需的出版基础设施,这是合乎逻辑的。”
为保持竞争力,《前沿》杂志正采用AI等工具提升效率,包括检测学术欺诈、匹配审稿人和优化编辑流程。芬特预测:“或许五年内,AI将驱动科学出版的根本转型。”
(责任编辑:廖子褕)
(3)加快产品与技术革新 企业实施饥饿营销尤其需要有强有力的品牌和优质产品作为支撑,只有在小断的产品和技术革新中才能与竞争者的产品有差异,才会引起消费者的持续注意,也才能更好地实施饥饿营销。...[详细]
快也不重要,因为采购非常有计划性。...[详细]
乔教主说:“年轻的时候以为科技可以改变世界,觉得当时世界上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科技发展解决,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发现科技根本改变不了世界。...[详细]
超长期投资是一种信仰,对我们来讲最好的投资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如果你能找一个好的公司,能够跟着他投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其实你有更多的复合收益,远远高于投资一家公司退出之后赶紧再找下一个。...[详细]
老编辑:什么时候第一次认识现在的互联网大佬,比如马化腾、丁磊? Keso:认识雷军比较早,见面大概在1995年,当时雷军在BBS上是个飚信狂人,每天能发200个帖子;认识马化腾,他当时建立了一个...[详细]
对于36氪这种行业属性非常强的媒体,可以往行业方向做延展。...[详细]
未来一定是下一代的,我们应该放低姿态去到这些年轻人中帮助他们。...[详细]
”——蔡文胜 创业就是做成一件事,或者做出价值也算成功,但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非常伟大的事情。...[详细]
我们通过2张图为大家分析一下如何指导优化广告位。...[详细]
真格投资的新榜就是从这样的角度切入内容创业领域的——要做内容创业者的服务平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