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3%,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0.2%,国内物价运行总体稳定。
“7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CPI环比由降转涨,但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同比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数据时指出,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明显回升,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
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由上月上涨2.3%转为下降1.7%,影响CPI下降约0.3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在食品价格中占有较高比重,同比下降26.0%,降幅比上月扩大18.8个百分点,对CPI影响较为明显。
从环比看,7月份食品价格下降1.0%,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8个百分点。董莉娟分析,食品中,应季果蔬大量上市,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5.1%和1.9%;市场供应充足,猪肉价格持平,鸡蛋、食用油、牛羊肉和禽肉类价格下降,降幅在0.4%至1.4%之间。
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5%,影响CPI上涨约0.40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主要受出行类服务价格上涨带动,其中暑期出游大幅增加,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26.0%、10.1%和6.5%。工业消费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3%,其中受国际油价上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上涨1.9%;“618”促销活动结束,大型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价格有所回升,涨幅在0.7%至1.2%之间。
工业生产者价格方面,数据显示,7月份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董莉娟分析指出,受国内生产供应总体充足、部分行业需求改善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等因素影响,7月份,PPI环比、同比降幅均收窄。
“CPI涨幅低位运行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生产、需求之间恢复得不同步,一定程度上造成目前CPI价格的低位运行。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也是导致CPI涨幅阶段性回落的重要原因。
“总体看,CPI同比回落是阶段性的。”董莉娟表示,下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加之上年同期高基数影响逐步消除,CPI有望逐步回升。
(光明日报记者 董蓓)
(责任编辑:潘美辰)
我并不认为快消行业能够轻易预测。...[详细]
那么,这是社保新规吗?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是现在才强制的吗?黎建飞:社会保险最重要的法律特征,就是其国家强制性,这是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本质区别。...[详细]
军事专家邵永灵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长剑-20A是‘长剑-20的升级版本。...[详细]OpenAI 打造「印度星際之門」,擬建 1 GW 資料中心
他们以自来水、维生素片、口香糖为原料,炮制出一场横跨数省的骗局。...[详细]
评论区显示,大量粉丝误以为这就是全红婵本人,纷纷下单购买链接中的鸡蛋,该商品链接显示已售出4.7万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