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最初幾秒溫度、密度極高,隨後 3~20 分鐘迅速冷卻形成氫和氦,之後處於極度熾熱、稠密、不透明的電漿狀態,統稱「早期宇宙」,約 38 萬年後,宇宙進入「黑暗時期」開始形成中性原子。
而最近研究發現,氦合氫離子(HeH⁺)與中性氫、氘的反應速率並不會隨著溫度降低(宇宙逐漸冷卻)而減慢,顯示其對宇宙早期化學反應與恆星形成的重要性超出預期。
在進入黑暗時期前,宇宙是團極熾熱、稠密的電漿「湯」,充滿自由質子、電子和光子,但光子因不斷被自由電子散射,無法直線傳播,所以宇宙完全不透明,我們至今都無從看見這段期間的宇宙樣貌。
大爆炸後約 38 萬年宇宙進入「黑暗時期」,此時宇宙溫度終於冷卻到質子、電子可以結合形成中性氫原子(該過程稱為復合),光子也不再被電子散射而能自由傳播,這些被釋放出的古老光芒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也是人類目前觀測宇宙樣貌的極限。
然而第一批恆星和星系在黑暗時期仍未形成,此時整個宇宙彌漫幾乎均勻的中性氫氣和氦氣雲,以及看不見的暗物質。
氦氫化離子(HeH⁺)是宇宙最古老分子,也是一連串連鎖反應源頭,最終形成至今宇宙最常見的分子氫(H₂),這些簡單分子在黑暗時期(大爆炸後 38 萬年~4 億年)對早期恆星的形成至關重要,它們是當時僅有的有效冷卻劑,負責冷卻氣體雲促進塌縮。
由於明顯的偶極矩,HeH⁺ 離子在低溫下仍能有效促進冷卻,長期被認為是第一顆恆星形成的重要人物,或者說宇宙 HeH⁺ 離子濃度可能明顯早期恆星形成的有效性。
與游離氫原子的碰撞是 HeH⁺ 離子主要降解途徑,能形成中性氦原子和 H₂⁺ 離子,隨後再與另一個氫原子反應形成中性 H₂ 分子。
最近,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團隊首次在類似早期宇宙的條件下,成功再現此反應過程,研究 HeH⁺ 離子與氘(氫同位素)反應後,發現會形成 HD⁺ 離子而不是 H₂⁺,同時生成中性氦原子。
且與之前預測相反,HeH⁺ 離子與氘的反應速率並不會隨溫度降低而減慢,而是幾乎保持恆定,表明 HeH⁺ 與中性氫、氘的反應對早期宇宙化學重要性遠超以往假設。
過去的宇宙學模型可能低估 HeH⁺ 在早期宇宙冷卻的作用,新實驗數據能幫助改善早期宇宙化學模型,使其更準確描述大爆炸後幾十萬年內物理和化學過程。
此外,研究結果也代表早期氣體雲可能比以前想像更快達到塌縮所需低溫,從而加速首批恆星形成過程。
新論文發表在《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報》(Astronomy & Astrophysics)。
(首圖來源:AI 生成)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责任编辑:潮州市)
传统企业在互联网冲击下越过越艰难,涉足互联网也好,微电商也罢,别想大而全啥都做。...[详细]全新 Google Pixel AI 再出招,蘋果還要繼續睡嗎?
一个推出了2017年年初席卷移动端,现在依旧热度不减的语音社交游戏《狼人杀》。...[详细]
在真格的“投人逻辑”中,热爱绝对不是一个纯粹浪漫的字眼。...[详细]
如果你不能从社交媒体引流,下面有几个办法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详细]Spotify 增添訊息功能,與朋友分享音樂、Podast 及有聲書
关于内容,我们觉得有一个“1%定律”:从人群的角度来看,100个人里面有1个意见领袖。...[详细]
在一片烧钱比赛的场景中,乐淘内部有人担心,烧钱会把自己“烧死”,但是毕胜认为,应该烧钱做大规模,有了规模才有机会融资,最终在长跑中战胜对手。...[详细]
在国足赢下韩国的强刺激下,3月28日至3月29日期间有关‘国足’关键词的指数预计会再次激烈窜升,因为3月28日国足又会有比赛了。...[详细]
共同特点就是:男性居多,年龄集中在18-30岁,住在非一线城市,“网感”很好。...[详细]
但自2008年后,俏江南开始了疯狂的“上市之路”,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2008年到2012年,俏江南新开了30多家门店,2013年又新开了10余家门店,但这样的速度还是远低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