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七夕时,各类网络诈骗也披上"浪漫外衣"悄然登场。多地网警部门发布特别警示,揭露当前高发的五类"甜蜜型"网络骗局,提醒民众在享受节日浪漫时务必保持清醒。

"孤寡青蛙"的新变种
近期流行的"孤寡青蛙"服务出现诈骗升级版。不法分子以代送七夕祝福为名,诱导受害者点击伪装成电子贺卡的木马链接。某市已发生数起案例,受害人在支付9.9元"祝福服务费"后,手机银行账户被莫名盗刷。网警提示,对于陌生链接要坚持"三不"原则:不轻信、不点击、不转账。
婚恋平台的"杀猪盘"套路
七夕前夕,各大婚恋平台活跃度激增300%。诈骗分子精心打造"高富帅""白富美"人设,通过情感铺垫后诱导投资。典型案例显示,有受害者被所谓的"区块链玫瑰"投资骗局诈骗58万元。网警强调,凡是涉及"稳赚不赔""内部消息"的说辞,百分百是骗局。
"限定礼物"的消费陷阱
电商平台涌现大量"七夕限定""绝版情侣款"商品,实则多为三无产品。有消费者反映,花费千元购买的"星空项链"到货竟是塑料制品。更需警惕的是,某些"代购海外奢侈品"的微商,收钱后便拉黑消失。监管部门提醒,购物务必选择正规平台,保留完整交易记录。
酒店预订的"幽灵房"
打着"七夕特惠"旗号的虚假酒店预订信息泛滥社交平台。诈骗分子伪造高端酒店预订页面,收取定金后提供虚假确认码。多地出现情侣到店后发现查无此单的情况。业内人士建议,预订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警惕过低价格。
"隐私相册"的温柔刀
新型"七夕纪念相册"APP要求开放通讯录、定位等无关权限,实则暗中收集用户数据。网监部门已下架12款此类违规应用。安全专家提醒,下载APP要认准官方应用市场,权限授予需谨慎。
在这个充满爱与温情的节日里,网警特别送上"防诈三句经":浪漫诚可贵,清醒价更高,转账前多想三秒。守住钱袋子,才是给自己和爱人最好的七夕礼物。
(责任编辑:乔治班逊)
据艾瑞咨询的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1-7月,便捷生活类APP排名占所有类别APP的第四位,月度活跃用户达到4亿,复合增长率为1.1%。...[详细]
由于充电桩的不普及,新能源汽车普遍面临着里程焦虑和充电问题,而稀缺的资质牌照同样是分时租赁汽车想要扩大规模的最大障碍。...[详细]
乡村旅游提升效率的核心在于针对现有和潜在消费需求,合理配置关键的自然、经济、社会资源,搭建最为有效的轻、重资产业务组合,以实现乡村旅游投资的良性循环。...[详细]
在咨询之前,就要保证展示真实的医疗详细内容,不吹嘘不浮夸,同时专家预约应真实。...[详细]
“我们发现当业务量增大时,比如说当一年信贷规模达到100亿时,只要降低1%的坏帐率,或者提高1%的运营效率,这一正一负的两个百分点,基本上可以带来两个亿的利润。...[详细]
创新往往是一个意外的发现或是市场需求的外来变化。...[详细]
涉及工作就不说太具体了,差不多这个意思。...[详细]
互联网金融站在十字路口,开始了“二八”的分流。...[详细]
其实早在各大内容平台纷纷掀起内容补贴大战时,UC订阅号一直以来为阿里独当一面,与今日头条、腾讯、百度等平台竞争,而此次UC优视的创始人何小鹏直接成了新土豆的总裁,其中原委也颇为微妙。...[详细]
二、作为运营,我学会了啥? 1、我做过什么 都说阿里运营很牛,我曾跟同事戏言:“在阿里做运营算什么,我在阿里的创业公司做运营呢!” 那时候单纯傲娇,也被老板洗脑,觉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