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11月19日刊文称,瑞士《前沿》杂志首席执行官弗雷德·芬特尔认为,中国在科研产出和某些前沿领域正超越美国,硅谷和美国顶尖大学在塑造科学未来方面的主导地位可能正在终结。《前沿》杂志是全球领先学术出版商之一。
芬特近期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根据全球最大互联研究数据库Digital Science的数据,2024年中国研究人员发表了110万篇论文,美国为88万篇,中美科研产出差距正在扩大。”
他提到,尽管美国传统上被视为医学研究领导者,但近期的出版趋势显示不同景象。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在医学领域论文占比达40%,2024年进一步升至略超50%。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国已是全球领导者,占该领域论文约35%,且影响力显著。
“毫无疑问,中国现在是科学出版和产出的领导者,”芬特称,“专利等其他指标进一步表明,中国不仅在数量上,还在高质量科研产出上超越了美国。”
芬特提到,中国的科学崛起正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尤其是越南。他说:“我们最近会见了越南代表团,他们有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大幅增加研发投资,希望复制中国过去15到20年所获得的成果。”
弗雷德·芬特尔近期接受采访 CGTN2019年8月,越南计划投资部公布《第四次工业革命国家战略草案》,提出拟于2025年以前成立5家市值1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到2030年增至10家。
据该草案,到2025年,用于研发的社会总投资额预计占GDP的1.5%,届时在工业领域优先发展产业的专利数量方面,越南将跻身全球前30强。
但据越通社去年1月报道,当前,越南企业创新时仍面临诸多障碍。报道指出,2023年,越南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有0.43%,远低于中国以及东南亚邻国。75%的受访企业表示,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开放式创新的作用,导致其实现动机不明确。
位于胡志明市的一家实验室 越南媒体报道称,中国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关键未来技术领域。
作为世界经济论坛的合作伙伴,《前沿》杂志利用其出版数据协助遴选2025年十大新兴技术,包括人工智能(AI)、纳米技术和工程化活体疗法,这些领域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变得关键。中国在绿色固氮、下一代核能和生成式水印技术三项技术中贡献显著。
芬特举例称,中南大学教授李海龙和杨泽群在绿色固氮研究中为全球农业提供更清洁路径;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田文喜研究则推动核技术进步,重塑原子能在低碳未来中的角色。
《南华早报》还提到,中国在生成式水印技术上投入巨资,通过在AI内容中嵌入不可见标记以追踪来源,增强AI系统的数字信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和出版商推出自己的期刊和平台,芬特将这一过程描述为自然而然的演变。他表示:“中国作为国际科学领导者地位的巩固,自然会建设支持其日益增长的科研产出所需的出版基础设施,这是合乎逻辑的。”
为保持竞争力,《前沿》杂志正采用AI等工具提升效率,包括检测学术欺诈、匹配审稿人和优化编辑流程。芬特预测:“或许五年内,AI将驱动科学出版的根本转型。”
(责任编辑:文昌市)
这些福建籍CEO们也相当抱团,美图上市时,姚剑军、熊俊、孔德菁、伊光旭都到香港捧场。...[详细]
最常见的微文案涵盖了错误信息、按钮标签、提示文本。...[详细]
做过BP、见过BP的都知道,前几页PPT里一定有一页跟你说“赛道”,意思就是当下的市场需求多旺盛,空间有多大。...[详细]
李丰:你觉得知乎算UGC还是PGC? 张雪松:我觉得知乎是往PGC转化。...[详细]
三、借助热点事件,借事论事 借助热点事件来进行软文营销写成的软文也叫热门软文,围绕热点事件、热门新闻或热门话题以评论、追踪观察、揭秘、观点整理、相关资料等方式结合自己要推广的品牌写成的软文。...[详细]
人活在世,谁不想幸福! 今天坤鹏论和大家聊聊幸福感这个话题。...[详细]
其大数据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内容制作环节,找到符合市场品味的IP;2.在影片宣发环节,有效触达用户;3.在放映环节,指导影片场次安排,反映热销指数。...[详细]
(感谢SOHO3Q提供场地支持) 内容公司的护城河是什么? 我是贴心的文章要点 李翔:内容公司如果没有护城河,难道就是一个不断抖机灵去制造下一个爆款或者受欢迎产品的过程吗? ...[详细]
有少数品牌也只有单品类的自有工厂,所以产品一般都是在专业的工厂加工生产的,然后贴上自己的商标,便是自己的品牌了。...[详细]
人的野心是庞大的,但如果自身能力还不足以支撑野心,不如先沉淀几年,再去创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