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开展燃烧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实现产出能量大于消耗能量、演示聚变能发电……11月24日上午,在位于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大厅,中国科学院“燃烧等离子体”国际科学计划正式启动并面向国际聚变界首次发布BEST研究计划,聚力点燃“人造太阳”。
核聚变能,模拟太阳的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数十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磁约束等技术路线,在实验装置上探索聚变反应所需的高参数、长脉冲等严苛条件。“我们将要进入燃烧等离子体的新阶段。”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介绍,这是聚变工程研究的关键,这意味着核聚变像“火焰”一样,由反应本身产生的热量来维持,是未来持续发电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核聚变研究加速,多次打破世界纪录。BEST装置作为我国下一代“人造太阳”,承担“燃烧”使命。根据研究计划,2027年底该装置建成后,将进行氘氚燃烧等离子体实验研究,验证其长脉冲稳态运行能力,力求聚变功率达到20兆瓦至200兆瓦,实现产出能量大于消耗能量,演示聚变能发电。
2025年10月1日拍摄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这是‘无人区’的探索,将面临许多工程与物理挑战。”宋云涛说,如阿尔法粒子对维持聚变反应所需的超高温条件至关重要,但对其输运规律等研究有待深入。“牵头启动国际科学计划,既能依托我国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团队的建制化优势,也有助于凝聚全球科学家的智慧与力量,协同突破聚变燃烧前沿物理难题。”
根据国际科学计划,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将面向全球开放包括BEST在内的多个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平台,设立开放科研基金、资助高频次专家互访交流。来自法国、英国、德国等十余个国家的聚变科学家共同签署《合肥聚变宣言》,该宣言倡导开放共享与合作共赢精神,鼓励各国的科研人员到中国开展聚变合作研究。(记者陈诺、戴威、何曦悦)
(责任编辑:梅州市)
红旗-19于2024年中国珠海航展首度公开,该型反导系统主要是对弹道导弹目标在末段实施区域拦截,拦截高度和拦截距离得到极大拓展。...[详细](同心抗战)在游击队长大的“小鬼通信员”:把中国心永远种在心中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详细]
她在同批中很快实现单飞单放,完成改装,成为为数不多的运-20机长。...[详细]
新华社记者陈诚摄这是接受检阅的舰载防空武器方队。...[详细]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9月1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以色列曾经完全控制着美国国会,但如今这种影响力已不如以往。...[详细]
新华社记者牟宇摄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鸽子。...[详细]与特朗普决裂后,格林否认有关其“计划参加2028年美国总统大选”报道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这是维和部队方队接受检阅。...[详细]
这里的每一个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建设者。...[详细]
还有,普京、金正恩都到现场观看,剩下他只能在华盛顿看电视,换做你,心情会好受吗?如果他真到北京,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的身份,以当年美国和中国同盟抗敌的历史,更以我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他再怎么都不会低于普...[详细]
2024年8月末,娃哈哈集团进行了董事会重组,除了宗馥莉当选董事长,叶雅琼、费军伟、洪婵婵和王国祥等新面孔加入了董事会,高管整体年轻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