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30日电 题:一张光伏板的沙漠“追光”记
新华社记者安路蒙、王靖
沙漠深处,一张张蓝色光伏板如波浪般向天际延伸,它们静静地吸收着炙热的阳光,将不毛之地变成巨大的“绿色电站”。
走进位于包头市的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现场,伴随着流化床装置的低鸣声,一粒粒绿豆大小的黑色颗粒硅,24小时不间断地流入存储罐,等待检测合格后打包入库。
公司生产运营部经理于秀峰介绍,这些颗粒硅是由石英砂经过高温燃烧等复杂工序,最终提炼生成的高纯多晶硅。这也是光伏全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生产环节之一。
“为减少硅料生产中的耗电量,我们采用自主研创的硅烷流化床工艺,相较于传统工艺,省掉了精馏、尾气处理等环节,生产电耗和成本显著下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于秀峰说。
在享有“世界绿色硅都”称号的包头市,目前已有70多家光伏企业集聚于此,形成包含硅料、拉棒、切片、组件等在内的光伏全产业链。经过上下游企业的合力生产,一粒粒石英砂神奇“化身”为光伏板,被运往世界各地。
在腾格里沙漠东南部,华电内蒙古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20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经投产,数百万张光伏板在此集中“安家落户”。
从空中俯瞰,由深蓝、浅蓝两色光伏板组成的巨大骆驼造型,仿佛在茫茫沙漠中漫步,成为电力建设者创造的又一壮观工程。
“200万千瓦光伏项目覆盖面积约5.38万亩,项目年发电量可满足13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中国华电内蒙古腾格里新能源公司党委书记王军说。

这是8月2日拍摄的华电内蒙古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200万千瓦光伏项目(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腾格里沙漠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流动沙丘占比超过70%,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荒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治沙先要固沙。“‘光伏治沙’成为沙漠治理的有效方式。”王军表示,光伏阵列织就了一张固沙大网;光伏支架深入沙层,成为天然的固沙桩;板间铺设的沙障锁住水分,让耐旱植物得以扎根。
“光伏板遮挡了烈日,将蒸发量大幅降低,同时还能降低风速,改善板下植物生存环境,形成独特的‘荒漠小气候’。”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洪光宇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光伏板下土地更平整,减少了流动沙丘的蔓延,沙蓬等野生植物自行生长出来,最高长到一米多高。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光伏治沙”同样有序开展。
“乌兰布和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将发电项目和生态治理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采用‘光伏+梭梭’‘光伏+四翅滨藜’‘光伏+引黄滴灌’的模式,推进‘板上发电、板间种植、产业跟进、带动乡村振兴’循环产业模式,实现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何文强说。

这是8月1日拍摄的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光伏板挡住流沙,改善的不仅是自然生态,还有沙区群众的生活图景。沙漠里的光伏“蓝海”,正成为游客不容错过的“打卡点”;项目建设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附近农牧民通过项目用地流转、踏勘向导、开农家乐等方式,实现从“靠天吃饭”到“幸福可期”。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光伏治沙”正开启现代版“点沙成金”,让沙漠从不毛之地变身为清洁能源基地和生态修复阵地。
(责任编辑:威海市)
虽然近期国际金价创出历史新高,但中国国内金价相较年初高点仍有距离,因此商品型黄金ETF收益率未能跑赢国际现货黄金涨幅。...[详细]
在等待观看阅兵式时,禹元植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碰面后握手致意,并进行了简短的对话。...[详细]
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日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新时代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详细]
上半年,其资产管理总规模飙升116%至1525亿元人民币(合213亿美元),总持仓跃升74%至200吨。...[详细]
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这是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详细]
埃里克·特朗普(法新社)报道称,埃里克·特朗普还表示,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同时,他很喜欢现在所处的贸易世界。...[详细]
它可以通过发射高能光束毁伤目标,外形呈现醒目的品字形,上面还镶嵌着一块宽大的镜面。...[详细]
其次,作为微观主体的学生的能力是多样化的,有些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和潜力特别突出。...[详细]
但消费环境在变化,我们现在做的,是在保留它价值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升级和融合:一方面继续发挥它在下沉市场的优势,另一方面引入更现代化、更多元的渠道方式,比如KA、便利店、酒店餐饮、即时零售等。...[详细]
点击进入专题:2025NBA休赛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