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膠產量已經指數攀升,自 1950 年以來塑膠產量已增長 200 多倍,到 2060 年將再次增長兩倍。研究發現,人類接觸微塑膠的最主要來源可能是室內環境,研究發現,光是在車內,每立方公尺就有兩千多顆微塑膠。
科學家在人類睪丸和陰莖、人體血液、肺和肝組織、尿液和糞便、母乳以及胎盤中檢測到微塑膠,人類腦組織含有近一匙量的微塑膠。一項研究發現,頸動脈組織中含有微塑膠的人,在未來三年內罹患心臟病、中風或死於任何原因的可能性是沒有微塑膠的人的兩倍。
塑膠污染的最大來源是什麼呢?雖然許多討論和立法都集中在塑膠瓶等一次性塑膠上,但先前研究發現,塑膠污染的兩個主要來源是合成服裝和汽車輪胎,估計衣物占所有塑膠污染的 35%。輪胎中含有 28% 的微塑膠,環境中所有微塑膠的 28%,都是從輪胎上脫落的。
大部分時間所處的日常室內環境,可能是人類接觸塑膠污染的主要來源。最近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的研究顯示,人們在家中和車內呼吸的空氣中,含有數千種微小到可以深入肺部的微塑膠,成年人每天可能從室內空氣中吸入約 68,000 個 1 至 10 微米的微塑膠顆粒,數字是預期的 100 倍。相較之下,紅血球長 6.2 至 8.2 微米,而大腸桿菌長 1 至 2 微米。
車內是狹小、封閉的空間,充滿塑膠基材料,儀表板、方向盤、門把手、座椅布料、地毯和地毯襯裡都是用塑膠製成,光是每天開車就等於在吸毒,一輛中型轎車車內空間約 3.5~4.5 立方公尺,研究發現,車內每立方公尺空氣中含有約 2,238 個微塑膠顆粒,遠高於在室內同等數量的空氣中發現的 528 個顆粒。
作者指出,在太陽輻射、摩擦、高溫和日常使用的情況下,脫落微小的塑膠顆粒。與住宅不同,車內通風通常有限,導致微塑膠顆粒在空氣中積聚。因此,在日常通勤或長途駕駛過程中,人們可能會吸入更多微塑膠。
這項研究無法測量更小的奈米塑膠,1000 奈米等於 1 微米,奈米塑膠是對人類健康最令人擔憂的塑膠污染類型,這些微小的顆粒能夠侵入主要器官的單一細胞和組織。
醫學期刊《柳葉刀》最新研究稱,塑膠在其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石油開採到塑膠製品的生產和使用,以及透過填埋、焚燒或丟棄在環境中,都在為危害人類。
目前全球塑膠污染已達 80 億噸,其中只有不到 10% 被回收利用,估計到 2060 年,塑膠產量預計將增加兩倍,石化巨頭是塑膠產量螺旋式上升的關鍵驅動力,因為全球化石能源需求的下降,而將業務重心轉向塑膠。
研究稱,不同的塑膠由多達 16,000 種化學物質組成,這些化學物質透過攝入、吸入和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對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造成的疾病負擔都被低估,估計塑膠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每年高達 1.5 兆美元。
塑膠生產也在燃燒地球,根據柏克萊實驗室分析,到本世紀中葉,塑膠產量飆升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增加近兩倍,並占剩餘 1.5°C 兼容全球碳預算的近三分之一。
目前 180 多國正在日內瓦談判第一個全球塑膠條約,已有 100 個國家支持限制塑膠產量,倡議者希望達成減少塑膠生產的強制性目標。《柳葉刀》研究稱「塑膠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材料」,很明顯世界無法只靠回收來解決塑膠污染危機,需要以科學為基礎的強力監控與干預措施,才能停止人類自我毀滅。
(首圖來源:pixabay)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责任编辑:河东区)
速看:财政部决定发行2023年记账式贴现(二十五期)国债(182天)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了标识有关要求,《标识办法》作为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细化标识的具体实施规范。...[详细]
东风-26系列导弹属于核常兼备,既能携带核弹头,也能配备常规弹头,可以跨区域机动,灵活选择发射阵地,精确打击地面、地下、海上目标,具有射程远、精度高、突防能力强、反应快等特点,是火箭军中远程打击力量。...[详细]
如何参保和缴纳社会保险,属于国家立法及行政管理职能范畴,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司法机关,不可能对此作出规定。...[详细]
这是对空抗击方队接受检阅。...[详细]
新华社记者王鹏摄这是反无人机方队接受检阅。...[详细]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这是核导弹第二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详细]
武泽伟表示,黄金股ETF投资的主要是黄金板块股票,年初以来A股行情向好,黄金价格上涨使得黄金股业绩同比大增,黄金股经历了业绩与估值并升的戴维斯双击(注:一种通过公司盈利增长和估值提升双重驱动,实现投资...[详细]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详细]
因此适当做一些弹性调整也更有利于选拔人才。...[详细]
该条规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出现了多个不同解读声音,甚至有些自媒体的解读明显在制造并贩卖焦虑。...[详细]